近日,青岛雷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雷霆重工”)与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制造商和镍生产商——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山集团”)达成合作,正式签约青山印尼基地全新不锈钢高线后区装备及配套酸洗线项目。
这并非双方的初次合作。此前,青山集团旗下青田瑞浦、青拓特钢、青拓实业、青拓镍业等多个重点项目,均选择雷霆重工作为核心设备供应商。
作为青山集团的掌舵者,项光达被誉为“世界镍王”。2025年,他以家族持股市值605.4亿元继续领跑钢铁行业,成为钢铁行业首富。
那么,青山集团为何选择雷霆重工?借此番签约项目,又能为青岛企业出海,带来哪些启示?
城市心观察第1650期
再度携手青山集团
此次合作的核心,是雷霆重工自主研发的风冷线在线“水浴+喷淋”创新技术方案。该方案不仅能精准匹配不同场景下的不锈钢生产需求,有效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还可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据了解,该生产线规划年产量30万吨,投产后将精准对接全球市场对“高强度不锈钢线材”的旺盛需求,进一步巩固青山集团在国际不锈钢市场的领先地位。对于青山集团而言,此次签约将成为其印尼工厂智能化不锈钢生产线建设的关键助力。
2024年,青山集团销售收入达4066亿元,位列世界500强企业第265位,中国企业500强第63位。其在不锈钢全产业链领域精耕细作的同时,大力拓展新能源赛道,凭借完整的产业生态和全球化运营网络,稳居全球不锈钢行业核心地位。
而雷霆重工与青山集团的“缘分”,早在2012年就已开启。十多年的合作,是青山控股对雷霆重工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及服务水平的高度认可与信赖,也充分彰显了雷霆重工在冶金装备领域多年积累的深厚积淀。
自主创新,铸就“硬核”实力
成立于2011年的雷霆重工,是智能冶金轧钢输送设备后驱设备国产化的开拓者。公司集科研开发、设计制造、成套总包、现场安装调试服务于一体,始终将自主创新视为核心竞争力,在青岛市高新区新工厂,雷霆重工累计投资达6亿元。
9月19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度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项目评审结果,雷霆重工凭借自主研发的“优特钢在线连续性能转变智能输送装备”成功入选。
这一成果的背后,是企业自2022年瞄准优特钢生产环节的效率瓶颈与节能痛点,组建专项研发团队,联合青岛本地高校与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协同攻关。累计投入超千万元用于核心工艺打磨与智能系统迭代,最终突破“在线连续控温”“余热高效利用”等多项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这台填补行业空白的智能装备。
针对线材生产性能不稳定的问题,雷霆重工为青岛特钢定制了“智能改造套餐”。通过重点改造热集卷装置和辊底式等温处理炉两个核心设备,将生产模式从“老师傅经验控温”升级为“智能算法控温”。改造后,产品性能稳定性提升20%,能耗降低15%。
雷霆重工的成功并非偶然。在重型工业装备制造领域,企业深知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因此,雷霆重工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种“你需要什么我就造什么”的理念,使其产品更贴合实际应用场景,更容易赢得海外客户的青睐。
青岛企业“出海”
雷霆重工与青山集团的携手,是青岛企业“智造”出海的缩影。
从企业“出海”动因来看,主要为寻求市场、资源、效率和战略资产等价值。在公平贸易超越自由贸易、安全因素成为重要考量的背景下,一些新的动向正在显现,企业“出海”更倾向于通过多元化和分散化以降低风险。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新兴市场,以实现新增长目标。
1月,特锐德(300001)签署了沙特7亿元高压变电站订单,5月即宣布将在沙特设立分公司,重点开拓中东非、中亚欧、东南亚及太平洋三大中心区域,深度挖掘新能源、电网、有色金属、油气化工以及数据中心等行业。
5月,国恩股份(002768)披露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于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以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6月,海尔智家(600690)旗下海尔欧洲家电控股公司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成功完成对KLIMA KFT的收购交割;同日,软控股份(002073)子公司与德国耐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技术研发与全球市场开拓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7月,“青岛优品”海外展青岛展区项目首次亮相拉丁美洲,15家青岛轮胎企业在2025巴拿马国际轮胎展结识大洋彼岸的新客户,斩获意向订单7100余万元。
9月,21家青岛橡塑企业参加“2025乌兹别克斯坦国际橡塑及印刷包装展览会”,与中亚市场精准对接,达成意向成交额近1.7亿元。
从资本运作到产能扩张、从技术合作到品牌输出,青岛企业出海正逐渐成为一种“现象”。这背后,既有企业对全球市场机遇的敏锐把握,也有青岛市政府对企业“走出去”的大力支持。
长远来看,当越来越多企业开启“出海”征程,不仅将为青岛产业体系注入更强韧性,也将让“青岛智造”真正融入全球价值链。
前十大证券公司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