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978年4月17日那个黄昏的六点钟,一位年仅20岁的美丽女兵,李红,坚定地站在她的岗位。她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惊讶,因为她与年轻的战友们一同监护的对象,竟是广为人知的著名人物。
二十二年后的此刻,42岁的李红依旧能够生动地回忆起她与江青初次相遇的那一幕。
一袭黑色长袖布拉吉,尽显优雅风范。背后,乌黑浓密的发丝随风轻舞,神态间流露出几分傲然,肌肤如雪,面容精致。
2001年三月末的某个午后,李红翻开了那本尘封已达22载的泛黄日记,缓缓开启了那20年紧闭的往事之窗,缓缓诉说着一段涉及两位女性之间关系的细腻故事。她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细致地勾勒出了江青的形象,生动描绘了她在燕山脚下、秦城监狱中度过的那段静待共和国审判到来的平凡而又真实的历史剪影。
江青女性。
1978年3月22日,为了迎合共和国历史上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审判盛举,我国首支“武装警察干部大队”正式在北京秦城监狱宣告成立。
此队伍的组建源于时任副主席汪东兴的提议,并于1977年7月15日,经华国锋主席以及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三位副主席的正式批准而成立。队伍成员遍布全国13个省份,共计300余人,每位成员均经过了严格的政治审查和全面的综合评估。
李红,这位河南培育出的军人后代,身披戎装,于1978年3月14日步入了秦城监狱的大门。那一天,她在日记中感慨万分,笔端流露着难以言喻的情绪,不禁轻叹一声。
她们深知自己肩负着一项神圣的使命——那就是捍卫共和国的尊严,以及看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中的重要犯人。由李红等22位平均年龄不过19岁的女兵所组成的独立分队,承担着203监区“7604”的监管、审讯、押送等关键任务,严密防范犯人可能发生的逃脱、行凶、自杀等意外情况。
江青代号:7604。
在那1978年4月17日的重要时刻,随着独立分队正式接棒,迎来了他们值班任务的首次开启。李红与王广珍两位同志,肩负起这份巡守的使命。
江青性格尤为敏感。初踏入岗位时,我心中怀揣着好奇,但军规森严,我不敢轻易言语。江青很快察觉到了我们的生疏,她的目光如炬,直射向我们,那目光里交织着惊讶与难以置信的情绪。
彼时的江青已步入六十四岁之龄,然而在我眼中,六十有多的女性能保持如此鲜嫩肌肤与曼妙身姿,实为奇迹。即便是我们这些年轻女子,亦无不向往那份美丽。我注意到江青身着一件黑色布拉吉,其长袖设计巧妙地勾勒出她那优雅的身姿,背部线条更是凸显了她挺拔的腰身。无论是站立或是落座,她都显得格外端庄,那份高贵气质引人注目。
江青向来钟爱佩戴男式有檐帽,再配以一副黑框眼镜,其优雅气质便更为凸显。在此情境下,我绝无对她进行任何不实之词。
李红记载:当夕阳西下,6点至8点,我与王广珍共同担当了首个值班时段,内心充满了不安。这是我初次踏入这一领域,更遑论即将面对一位在业界颇具影响力的“重量级”人物。
李红曾感叹:“江青,她同样是一位女性,身上洋溢着那份女性独有的纯粹气质。随着岁月的流转,我们的关系也逐渐拉近。我翻阅往日的记录,逐渐对她的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04’(指江青)性格中,她热衷于言谈,尤其喜爱欢快的嬉闹氛围,却难以被轻易驾驭……稍有不慎,她便可能对中央领导发起尖锐的批评……”(李红日记,1978年4月22日)
即便站在女兵面前,江青依旧保持着她的风范。尽管她的心中不时泛起政治的波涛,显露出一丝不悦,女兵们却始终保持着静默。随着时日的流逝,江青亦开始注意到她们,她们曾是她被拘禁时的守卫者。于是,在对话间,她摒弃了政治的敏感话题,转而以化妆、服饰等女性行更感兴趣的内容展开讨论。
于那场热烈的入职庆典之中,江青温柔地赞誉李红:“你的轮廓线条清晰,尤其是侧脸,更显动人。”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欢喜,暗自思忖,江青素来拥有深厚的艺术底蕴,昔日曾是一位演员,她的审美鉴赏力无疑是值得信赖的。
不日,李红步入了北大的照相馆,特意拍摄了一张侧脸照。在值班闲暇之时,她轻手轻脚地将照片呈给了江青。江青由衷赞叹:“真乃美艳绝伦,轮廓清晰可见,我们国人的脸庞轮廓通常较为柔和。”李红对这幅自以为的得意之作爱不释手,一直将其珍而重之地收藏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
在秦城监狱的囚室里,江青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她的居所狭小至不足二十平方米,仅配备了带有马桶和洗脸盆的迷你卫生间;床铺则是直接铺在地面上的木板,其样式与日本传统的“榻榻米”相仿,并配备了必要的垫被等生活用品。
江青曾赠予李红一个昵称——“黑大个”,而与她同来自山东的女兵江霞,则被亲切地称为“白大个”。当江青面临审判之时,正是这两位以黑白相映的形象,将她俩押送至北京正义路一号的公安部。
江霞,原名“江青厦”,自入狱以来,承蒙李红之建议,遂改其名。
江青的生活
李红虽已渐渐适应了照料这些“大人物”的职责,然而,她也开始体会到这份工作的单调与沉闷。在此同时,独立分队被赋予了监管另一监区林彪集团要犯的使命,李红又额外肩负起了管理201监区的重任,使得她的工作愈发繁重。
江青仍旧沉浸在按部就班的日常生活中。每天上午9至10点,是她们放风的时间,江青与姚文元、张春桥、毛远新等人各自选择不同的时间段外出。江青总是一成不变地从门口出发,开始练习太极拳,直至走到放风口的尽头,再转身返回,或者在井巷中悠闲地漫步。在这狭小的风井里,无论江青走到哪里,李红等人总是紧随其后。
江青的饮食皆出自定制,不仅包括精心烹制的佳肴,还有各式新鲜水果与牛奶。但偶尔,她也会表达出对粗粮的渴望。李先生回忆说,江青的健康状况并不乐观,便秘问题让她常常不得不在卫生间中逗留较长时间。
“这效果怎么还没显现出来?”李红带着玩笑口吻说,“您也不是一根直直到底的肠管,怎么能说拉就拉得出来呢?”
江青常以阅读来打发空闲时光,她的囚居之地配备了有线广播,并备有《毛泽东选集》、《人民日报》以及《红旗》杂志等读物。据《南方周末》的报道,她尤为钟爱《毛泽东选集》,每当阅读完毕,她会在书中插入纸条,以便次日能继续阅读。
李红言道,即便身陷囹圄,江青依旧未曾割舍她的专业才华与个人喜好。她常在室内吟咏京剧选段,边吟边舞。虽门外之人难以听清她的唱词,但透过门缝窥视,却可一睹她动作之细腻与传神,“果真是一位精通此道的行家里手!”
在照料江青的过程中,李红这位年轻人忍不住向她提出了一些疑问。在一次对话中,李红带着好奇问江青:“外界有传闻说,周恩来总理的胳膊受了伤,是不是因为您将他从马背上推下来的?”
江青断然回应道:“我绝无此可能,更无此胆量。”她对周先生的举止与风度赞不绝口。
在瞻仰江青之前,李红及其同行特地拜访了毛主席纪念堂,向伟人的遗容致以崇高的敬意。在那个瞬间,李红心中激情澎湃,热泪盈眶,随后挥笔写下了一篇情感丰富的长篇散文。带着对主席的浓厚好奇,李红向江青探询,询问主席的身高。江青微笑回应,主席的身高是1米82。
在秦城监狱的漫长岁月中,江青除了要承受专案组的审问,每日与她为伴的,唯有那些充满活力的女兵。随着审判的临近,她的亲人却无人前来探望。即便有人试图前来探视,也只能通过观察孔与她会面,如时传祥的夫人、江青的上海保姆,只能以这种方式进行短暂的交流。
每当江青心情烦闷,她便会提出外出散心的请求。幸运的是,监区周边设有菜地,她的这一愿望偶尔也能如愿以偿,得以于菜畦间悠闲漫步。
一袭布拉吉,一整套男式中山装,一顶帽子,数条裤装,以及几双鞋履。
江青所采用的餐具皆为塑料制品,且不配备筷子,仅以塑料勺子来替代;至于牙膏,也被牙粉所取代。“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确保她的安全万无一失。”李红这样阐述道。
李红与江青冲突
当下的李红,性格坦率,令人赞叹不已,她的率真与俏皮仿佛跃然于文字之间。她曾这样表述:“二十二年前,我的性情便已如此,脾气亦未曾有所变迁。”
在秦城监狱的流年岁月中,李红凭借其坚韧不拔、绝不轻易屈服的个性,赢得了“刺儿头”这一称号。正是这种不屈的意志,使得她与江青之间爆发了一场令秦城监狱为之“震动”的激烈争执。
李红日记:今天,XXX即将踏上征程,他深情地对我倾诉:“我实在是不愿留在这里,是你们这些英勇的战士,让我心生难舍。我担忧你们宝贵的青春,是否在这秦城被虚度。你们必须勤奋学习……”(1978年6月12日)
李红在日记中记录道:“今晨,我与亓玉梅一同前往203号监舍,那里是江青的居所。按照中央专案组的安排,我们负责对‘04’号犯人(江青)实施提审,并向她传达了中央文件,对其所涉问题做出了明确判断。执行押解任务的重任落在了我们肩上。该犯人态度骄横,高声喧哗,对中央的决定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但这样的情绪宣泄终究无济于事。”(1978年6月16日)
李红日记:“……最初接手这项任务时,我信心满满,全身心投入于监视犯人和记录的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复一日地站立两小时成了日常,我逐渐感到这仿佛是在虚度光阴,浪费了我宝贵的青春,好似才能被闲置。我们二十多位年轻人,将一个犯人囚禁在这座秦城之中,实在是让我们的智慧被埋没了。过去,我对此工作感到自豪,但如今,我却感觉自己似乎沦为了犯人的仆从……”
时光荏苒,李红不禁感慨万分。转瞬间,她与江青的相守已近两载。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重大决策,国家主席刘少奇得以洗清冤屈,那位被李红赞誉为“气质高雅、令人倾倒”的王光美,亦随刘少奇的平反,从女兵们的视线中悄然隐去,告别了秦城,重获了身心的自由。
江青从广播中得悉了这一讯息。李红回忆说,那日,全国上下降半旗,同时暂停了所有文艺演出,以深切悼念刘少奇主席。而位于203号的江青,却似乎有意无意地在监舍中放声高唱京剧,边唱边比划着动作。哨兵们透过观察孔目睹了这一场景,并在交接班时予以记录。
此次冲突的导火索之一,源于一次放风环节的疏漏。由于时间安排上的失误,江青意外地目睹了同样被囚禁在同一监区的毛远新,而这之前,她竟浑然不知毛远新亦身处牢狱之中。
正午时分,监管人员送来了江青的餐食。李红目击了江青因对菜肴的不满而情绪激动,她正用力拍击着房门。闻声赶来的李红迅速应门而入。按照秦城监狱的既定规则,囚犯如有事项需上报,通常应呼喊报告,然而江青却习惯于敲门以传达她的需求。
李红:“什么事?”
江青:“饭凉了。”
江青言辞间,话题陡然转向了刘少奇主席的平反事宜,语气中透露出明显的愠怒,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喧哗。
李红指出,该餐食既支持加热,亦允许更换选项。尽管如此,江青却持续不懈,步步紧追不舍。
江青抱怨说:“主席尸骨未寒,还把他惟一的亲人关起来(指毛远新),这是对主席的不恭。”还说:“把主席夫人关起来了,不把我当人看,我有什么错?”
李红说,我实在没有办法,怎么劝都不行,门又不能强行关上,闹了近一个小时,当江青一说上面这句话后,李红一急说:“你是主席的第几夫人?第一夫人是杨开慧!”
李红解释说她喜欢杨开慧,是因为杨开慧爱穿白色的学生装,而李红也是酷爱白色衣服的,而江青却从上到下都是黑的。“也许我幼稚,我认为江青是对着干的。”
江青闻言,怒火中烧,立刻以一口地道的上海话对李红怒斥道:“你这废物!”
李红随即回应。
前十大证券公司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